561903119b3c2.jpg

 

 

似乎我們人類對機器人抱著極大的期翼,希望它能像超人一樣,無所不能。以前,希望它能和我們說說話,無論什么都好,之后希望可以理解我們的意圖,像個朋友一樣,現(xiàn)在,甚至希望它能與我們上升到心靈的交流,在我們還未行動之前就能知道我們要干什么。


這是一個幾乎想都不用想就可以否決的想法,太過妄想,人與人尚且難以進行心靈溝通,何況與機器人。

不過,這個世界總有一些瘋狂的人,做著瘋狂的事,而世界也常常因此而改變。

讓機器人預測我們要做的事,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工程師們正在做的事,他們開發(fā)的一個系統(tǒng)能預測人的行為。

當然,這個研究還處在很初級的階段,他們并不是要機器人窺探你的大腦意識,而是通過你的肢體動作來預測你接下來的動作。比如通過仔細觀察一個人的手臂,系統(tǒng)會分析這個人的手臂的動作意圖,是要抓起某件東西還是要什么。

實際上這是一種計算機算法,不過這不妨礙研發(fā)人員將其稱之為“心靈機器人”。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生物工程副教授James Patton 的助理Justin Horowitz 是這次論文的主要作者,據(jù)他的意思,其實這項研究更多的是幫助人類解決問題,他說,“如果你能知道某個人是怎么動作的以及干擾的可能性,你就能判斷出他的潛在意圖,這也意味著,我們可以使用算法來賦予機器人這樣的功能,比如可以糾正行駛車輛的行駛軌道,以及幫助中風患者舉起一個杯子。”光是從糾正行駛軌道而言,感覺與無人駕駛系統(tǒng)有些類似。

在概念測試中,Horowitz 和他的同事們分析研究對象的行為,并開發(fā)出先進的算法來分析他們的真正意圖,即使是在他們突然改變手勢的時候,也能及時反應。

不過,目前機器人理解人類的行為都很難,更何況預測行為呢?

那么到底存不存在這種可能,又是如何實現(xiàn)的?

,通過大量的模式識別訓練,應該有機會做到,但目前應該還做不到很成熟,“也就是說需要大量的標注過的圖片對機器人進行訓練”。

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中,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,“你根本就不懂我”。心靈交流從來都是一件奢侈的事,人這一生又有幾人能遇到真正懂自己的人,只需舉手投足即可完成交流。不過費這么精力讓機器人理解人類行為,應該也不算是一件不值得去研究的事。比如在意識到病人的行為意圖后,幫助其完成接下來的動作,這不可謂是一件福澤人類的事。

智能界(jwnfls.cn)中國智能科技聚合推薦平臺,秉承“引領未來智能生活”的理念,專注報道智能家居、可穿戴設備、智能醫(yī)療、機器人、3D打印、智能汽車等諸多科技前沿領域。聚合品牌宣傳、代理招商、產品評測、原創(chuàng)視頻、fm電臺與試用眾測,深入智能硬件行業(yè),全平臺多維度為用戶及廠商提供服務,致力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智能硬件聚合推薦平臺。

智能界【微信公眾號ID:znjchina】【新浪/騰訊微博:@智能界】
 
人已收藏

相關文章

評論列表(已有條評論)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