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 />
  1. 首頁 > 社區(qū) > 數(shù)碼 > 帖子詳情頁

預算千元,X3D還是小黑盒?intel i5-13490F對比AMD 5700X3D 評測

數(shù)碼 ·2024-09-28 09:22:55


一、前言


之前蘑菇給朋友升級老電腦,入手了一塊5700X3D處理器,當時也是很巧合的機會,朋友的主機正好是AM4的主板,當時在猶豫是不是換平臺,然后AMD就在2024年的當下,發(fā)布了一款AM4的處理器。


不過,這顆處理器對于蘑菇朋友這種AM4平臺的老用戶來說,還是非常香甜的,畢竟主板、內(nèi)存、散熱等硬件完全不用更換,只需要更換一顆處理器就OK,舊的處理器還能回血一波,美滋滋。


但在現(xiàn)如今的情況下,千元左右已經(jīng)可以買到一顆13490F,如果不是老平臺升級,選擇一顆13490F的體驗是咋樣的?我們來對比下看看。


二、intel i5-13490F對比AMD 5700X3D 開箱&外觀


▼處理器的包裝盒,13490F就是小巧的小黑盒,5700X3D的盒子稍大一些,外觀設計風格和其他5000系處理器一樣。



▼處理器的外觀差異很大,13490F是長條形的,5700X3D是正方形的。




三、intel i5-13490F對比AMD 5700X3D 硬件介紹


▼AMD的5700X3D直接就用朋友的主機測試了,13490F這邊,蘑菇搭建了一個測試平臺。



▼這套平臺整機的顏值還是非常漂亮的,白色主題配色的海景房,顯卡用的是影馳的RTX4060 Ti金屬大師OC顯卡。



▼搭配的主板是微星的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刀鋒鈦,搭配這塊主板,是為了充分發(fā)揮13490F的性能,讓其沒有任何瓶頸。這塊主板的供電規(guī)格超級豪華,采用16+1+1相的配置,其中核心供電16相,清一色的90A的DrMos,完全可以滿足任何intel處理器的供電需求。



▼拓展性方面,這塊主板的表現(xiàn)特別夸張,5個M2接口、8個SATA3.0接口,可以安裝一大堆的硬盤,固態(tài)硬盤、機械硬盤隨便各種裝。



▼搭配的散熱是微星的MAG CORELIQUID I360 WHITE寒冰水冷,這款水冷的水冷頭顏值很漂亮,有精致的雙面無限鏡造型,在正面和側面均有三角造型的開窗,支持ARGB燈效,視覺觀感非常漂亮。



▼水冷排的冷排風扇扇葉是乳白色的,有柔光效果,支持ARGB燈效。散熱風扇用的是LDB軸承,日常運行又安靜又穩(wěn)定。另外,在冷排風扇的側面,還設計有用于隱蔽線纜的遮線板,安裝在冷排風扇的側面,讓整體的視覺觀感更加漂亮。



▼影馳這張RTX4060 Ti金屬大師OC顯卡的外殼整體采用金屬材質(zhì),表面有非常精致的處理,視覺觀感很不錯。



▼機箱用的是微星的MAG PANO 100L PZ WHITE白刃PLUS,這款機箱采用海景房設計,側面和前部有大面積的玻璃側透,且都是白透設計的,透光效果特別好。另外,機箱內(nèi)部的空間非常大,頂部、側面和底部均可安裝固定水冷排及散熱風扇,散熱效果特別好。



▼機箱背面,還標配有金屬擋板,蓋上之后可以讓機箱背面的視覺觀感更加整潔,把各種線材都蓋上。



▼電源用得是微星的MAG A850GL PCIE5 WHITE金牌全模組電源,這款電源支持ATX 3.0,標配PCIe 5.0供電接口,可以輕松滿足高端40系顯卡的供電需求。另外,這款電源支持100-240V 47-63Hz寬幅輸入,并支持多重保護機制,日常使用非常放心。



▼這款電源的長度僅有140mm,日常裝機的兼容性表現(xiàn)更好,能給電源倉留出更多的空間。電源的散熱風扇是120mm規(guī)格的FDB動態(tài)液壓軸承風扇,在提供出色散熱效果的同時,運行也十分安靜。




四、intel i5-13490F對比AMD 5700X3D 測試


▼整機配置一覽,兩套平臺的顯卡都是RTX4060 Ti,intel這邊是13490F搭配Z790主板和6000MHz頻率的內(nèi)存,AMD這邊是5700X3D搭配X570i主板和3600MHz頻率的內(nèi)存,內(nèi)存均為雙通道套條。




1、理論測試


▼簡單跑個測試,13490F這邊整機得分164.3W,處理器得分68.9W。5700X3D這邊整機得分135.4W,處理器得分60.7W,13490F要強上不少。



▼處理器的硬件配置一覽,13490F擁有6個大核、4個小核、16線程,三級緩存24MB。5700X3D擁有8個大核、16線程,三級緩存96MB。



▼簡單跑個CPU-Z的性能測試,13490F單核得分740.3,多核得分6726.2。5700X3D的單核得分543.1,多核得分5903.5,畢竟是5000系的處理器,性能方面相比較于13490F,差距還是蠻大的,單核差了將近200分。



▼ 跑個CineBench R23測試,13490F單線程得分1817、多線程得分15998,5700X3D單核得分1255、多核得分13110,單核相差562分、多核相差2888分,差距也是蠻大的。



▼跑個3Dmark的CPU測試,單核得分相差巨大,13490F在999分左右,5700X3D在810分。不過,其8線程得分幾乎一致,13490F在5757分左右,5700X3D在5754分左右,8核的5700X3D在8線程測試中發(fā)揮不錯。



▼跑個3Dmark的FSE測試,顯卡得分相差不大,不到1%,物理得分方面,13490F領先約2244分左右。



▼跑個3Dmark的TS測試,顯卡得分方面也是非常的接近,CPU分數(shù)方面,13490F領先5700X3D約2700分左右,領先約26%左右。




2、游戲?qū)崪y


▼LOL大亂斗測試,1080P分辨率,全極高畫質(zhì),泉水游戲幀數(shù)方面,13490F和5700X3D的游戲畫質(zhì)基本都在600幀左右,13490F略高50幀。日常團戰(zhàn)情況,13490F和5700X3D的表現(xiàn)也差不多,在400幀左右波動,5700X3D領先約50幀左右。



▼絕地求生PUBG,1080P分辨率,全高畫質(zhì),整體的游戲幀數(shù)方面,13490F的表現(xiàn)略好一點,整體領先20幀左右。



▼古墓麗影,1080P分辨率,全高畫質(zhì),13490F處理器的游戲幀數(shù)在210.4幀左右,5700X3D的游戲幀數(shù)在179.02幀左右,13490F領先約30幀左右。



▼眾生平等奧德賽,1080P分辨率,極高畫質(zhì),體積云最低,平均游戲幀數(shù)方面,13490F在112幀左右,5700X3D在121幀左右,5700X3D領先約10幀。



▼最后是賽博朋克2077,1080P分辨率,光追超級畫質(zhì),13490F的游戲幀數(shù)在81.21幀左右,5700X3D的游戲幀數(shù)在78.05幀左右,13490F略微領先一點。




3、散熱測試


▼日常待機情況,室溫在26℃左右,13490F的溫度僅有30℃,溫度很低。5700X3D的溫度在43℃左右,略高一點。



▼簡單跑個CPU-Z的壓力測試,13490F功耗在80W左右,大核心睿頻4.2GHz、小核心睿頻3.5GHz,溫度在50℃左右。5700X3D的功耗在82W左右,全核心睿頻40.5GHz,溫度在66℃左右。



▼單烤FPU測試,13490F的功耗在102W左右,大核心睿頻4.2GHz左右,小核心睿頻3.5GHz左右,溫度在58℃左右。5700X3D的功耗在95W左右,全核心睿頻3.95GHz左右,溫度在78℃左右。




五、總結


對于13490F和5700X3D這兩顆處理器來說,13490F的整體表現(xiàn)要全方位的更加優(yōu)秀一些,除非是一些老平臺升級的用戶,否則個人并不建議入手5700X3D這顆處理器。雖然5700X3D的三級緩存容量很大,也達到了96MB,但CPU的基礎性能表現(xiàn)太一般了,畢竟其基礎僅僅只是一顆5700X,因為更大緩存的加入,讓5700X3D的睿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,最高也就4.1GHz,超頻潛力也幾乎沒有,很難受。


處理器的性能方面,13490F一騎絕塵,大幅度領先于5700X3D,畢竟其單核睿頻最高可以去到4.8GHz,多核方面,因為小核的加入,也讓其多核性能表現(xiàn)也非常不錯。


游戲性能方面,13490F也幾乎全面領先,僅僅只有眾生平等奧德賽略微低了9幀左右。對于普通用戶來說,受限于12600KF漲價數(shù)百元的情況,如果預算千元左右,13490F真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

謝謝大家!

The End


評論列表(已有條評論)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