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前言】
近幾年空氣污染狀況備受關注,而空氣凈化器也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。面對巨大的需求量以及高額的利潤,空氣凈化器品牌數(shù)短短三年間翻了十多倍的增長。無論是傳統(tǒng)家電企業(yè),醫(yī)療還是互聯(lián)網企業(yè)都紛紛在瓜分這大蛋糕。但使得行業(yè)發(fā)展亂想逐一呈現(xiàn),多次爆出凈化能力不達標,虛標等現(xiàn)象明顯。為制止這些現(xiàn)象我國新修訂的空氣凈化器新國標即將出臺,有效規(guī)范空氣凈化器市場。
其實作為普通消費者,我們對空氣凈化器的要求很簡單:能夠實現(xiàn)不錯的單次過濾效果、持續(xù)的凈化性能;具有較為公道的價格、人性化的設計等,能夠達到這些要求的產品就可以稱之為一款“完美”的產品。本次我體驗的產品是352X83空氣凈化器,至于功效如何,我們還是體驗之后再說。
【外觀】
打開包裝箱后,就可以看到有一個厚厚的泡沫墊,里面鑲嵌著一些零部件,包括一條電源線、四個腳輪,和一個紙板盒。在小包裝盒中有空氣凈化器的遙控器、產品使用說明、安裝指南等。而且遙控器袖珍小巧,甚至還不如一張名片大。
325空氣凈化器的整體設計以灰白色和灰黑色為主,黑白顏色搭配銜接十分精妙,給人的整個感受就是簡潔、大方、時尚,而且空氣凈化器的邊邊角角都采用弧形的處理方式很美觀。空氣凈化器的主機整體采用立柱式結構,機器正反面使用的是米白色塑膠板,側面和頂部配以中灰色,材料都是亞光的ABS。
在空氣凈化器風口的上部有一盞玻璃制的指示燈,指示燈的顏色分紅色、橙色和綠色,用以區(qū)分空氣的污染程度。指示燈的下面是風口,風罩上的空隙間距大小適中,能夠將大的污染物阻擋下來,同時也能夠將風吹出。
在空氣凈化器的上方有一塊顯示屏,底下有一排按鈕,這幾個按鈕分別是:風量、模式、定時、燈光、童鎖、濾芯。在右邊有一個綠色的按鈕,那是空氣凈化器的開關。
在空氣凈化器的背板上有一個把手,方便隨時將背板打開。為了不影響空氣凈化器的美觀,把手特地采用內凹式的設計方式。
將背板打開,我們可以由上到下看到三個可以推拉,類似于抽屜的東西。而這三個便是過濾器。中下部深灰色的部位是離心機。另外,三個過濾器的功能也是各不相同。
將三層抽屜樣式的濾芯抽出后,可以看到內部的結構。
第一層是高效空氣過濾器。將它抽出,可以看到一格格類似于棉質的材料。
由第二層抽出的為高效異味過濾器,蜂窩狀的內部結構,然后在上面罩黑色透明紗。我估計在這里面放的是高效活性炭,有著較高的吸附性能。
在底處還有一個網格狀的紗質塑料板。
空氣凈化器的滾輪采用灰白的顏色搭配設計,整體上顯得時尚簡約。滾輪采用復合材質注塑技術,能夠增強輪子的承重量,有效地抵抗高強度的沖擊。輪子上的灰色軟質材料可有效的降低轉動時的噪音,保護地地板表面不受劃損。在四個輪子當中,有兩個有自鎖剎車裝置,可以使空氣凈化器穩(wěn)定的固定在室內的地面上。
在空氣凈化器的最頂端有一個圓形的凹槽,一開始的時候,小編并不知道這是用來做什么的。后來才知道,原來這是放遙控器的。因為空氣凈化器的遙控器比較小巧,如果隨意亂放很容易丟失不見。而在凈化器上面設計這樣一個凹槽,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。
【體驗】
開啟空氣凈化器,我們可以用三種方式。
第一種是長按開機鍵3秒,即可啟動。開啟后X83將自動檢測室內空氣質量,并以自動模式運行,以達到最佳凈化效果。另外,我們還可以用遙控器將空氣凈化器打開。遙控器包括電源、燈光、模式以及風量調節(jié)。同時,我們還可以用第三種方式將空氣凈化器打開。掃描空氣凈化器上方的二維碼,下載APP。按照頁面上的提示,我們很容易就可以進入到主頁面。
在通常情況下,凈化器上的燈用來顯示空氣質量的好壞。而325X83則分為綠色、橙色和紅色,綠色肯定是優(yōu)良的空氣,而橙色表示一般,紅色則是污染。空氣凈化器上的燈可根據(jù)不同的污染程度顯現(xiàn)出不同顏色。
在顯示面板上,我們還可以看到濾芯的使用狀況,然后判斷是否需要更換濾芯。這樣就可以使我們的空氣凈化效果達到最佳。
使用了一段時間后,我們來測試一下空氣凈化的效果,主要看PM2.5,因為它是霧霾的主要成分。
在剛剛開啟空氣凈化器的時候,PM2.5為157微克(ug)/每立方,空氣指數(shù)為輕度污染,過了一段時間后,從APP上可以看到,PM2.5為45微克(ug)/每立方,空氣污染指數(shù)也由輕度污染變?yōu)榱肌?/span>
【總結】
這款352 X83空氣凈化器外觀簡潔、大方,非常適合時尚的現(xiàn)代家居;操作方便,有三種方式可以操作空氣凈化器,濾芯的更換也非常方便;它的個頭也不是太大,可以擺放在角落里,電源的插頭設計在底部,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止小孩觸電。
同時,這款空氣凈化器也有一些缺點,那就是在凈化器開啟的時候,噪音有點大,建議廠家在降噪方面下點心思。
評論列表(已有條評論)
最新評論